【明报专讯】除了运到堆填区掩埋和焚化炉烧毁之外,厨余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制造肥料和鱼粮。但肥料的价值有限,而且在本港往往供过于求。用厨余制造鱼粮就等于重新进入食物链,卫生和营养要求颇高,制造时必须加入大量鱼粉。两个方案都有缺点和局限。有本地初创公司就认为,应该利用厨余制造用途更广泛的「生物表面活性剂」,那才是现实可行兼高增值的解决方案。
永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V-surf Limited)共同创办人杜铭灏表示,利用厨余制造「生物表面活性剂」,是很新的课题,大约近5年才有人提出,至今似乎还未有机构能够真正投产。
简单来说,表面活性剂的分子都是两亲分子,即是其分子的一端是亲水基团,另一端是亲油疏水基团。但现时的表面活性剂大多是化学合成,其原材料主要是石化产品,会破坏环境。「生物表面活性剂」则是泛指来自微生物(包括其代谢物)、非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。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优点是可以生物降解,无毒性或低毒性,对皮肤温和不刺激,对环境的影响较小,不像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般会污染环境。
,,百家乐平台大全(www.BJL88.vip)是线上直营的澳门百家乐官方网站。澳门百家乐官网开放澳门百家乐网址:百家乐代理网址、百家乐会员网址,并提供百家乐平台代理开户、百家乐平台会员注册、线上百家乐充值、线上百家乐提现、线上百家乐投注、线上百家乐电话投注等业务。
他们3年前开始研究,利用崭新发酵技术和下游加工技术,将厨余(包括煮食后的油)制成一种最常用、称为「槐糖脂」(Lactonic Sophorolipid)的生物表面活性剂。这最初其实是源于杜铭灏的博士学位功课,但他研究下来,觉得可行性高及具商业价值,所以索性成立公司,希望将之商业化。
表面活性剂可应用在洗手液、清洁剂、洗头水、洗衣液、衣物柔顺剂、化妆品、化油剂等多种个人护理产品和工业产品,通常只需10%至20%(有些更低至5%)成分比例就能够发挥作用。此外,槐糖脂更具有天然抗菌功能,可应用于牙膏和漱口水等口腔卫生产品。所以,将厨余制成槐糖脂的商业价值,远远高过制成肥料。
杜铭灏表示,该公司的技术方案的第一步,是加入催化剂,对厨余做为1日的水解。经过这个过程后,厨余三分之一会变成固体,三分之二为液体(塑料容器等可以在水解之前或之后移除)。那些固体不会再产生多少沼气,可以运到堆填区掩埋,或者运到焚化炉烧毁。第二步,是将剩下的液体过滤细菌,注入发酵器,然后加入某种微生物,发酵不超过7日。其间须维持固定的温度和湿度,以及不断搅拌。最后,提取浮在液体上面的槐糖脂,再使用物理方式提纯(不使用化学溶剂)。
槐糖脂的工业价格比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高出以倍计。但该公司估计,若采用其自行研究的技术方案,每吨厨余可以制造出大约200公升的槐糖脂。成本方面,只会比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高出约一半,长远更有可能下降至和后者相若的水平。
评论列表 (0条)